點茶品宋韻 茗香迎客來
有著千年歷史的“點茶”技藝在嵐島亮相
來源:《平潭時報》 作者:陳瀾清 時間:2022-05-27
楊旭(左一)教學生如何“點茶”
就在前幾日,記者發現這項有著千年歷史的吃茶方式也在嵐島出現。在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平潭校區的校園里,一群身穿漢服的學生在文旅學院專職老師楊旭的帶領下,向市民表演“點茶”技藝,再現宋代時期古人精致的品質生活和浪漫情懷。
日前,在央視聯合國家文物局推出的文化節目《古韻新聲—清明》中,全國觀眾一睹宋代四雅之一“點茶”的風采。點茶是唐宋以來特有的沏茶方式,古人將茶研磨成粉,用沸水擊拂,被稱為中國優雅至極的美學。
人氣爆棚 盡顯宋代風情
在主題茶會現場,香氣繚繞,嫻靜安寧。
茶爐、茶筅、建盞、茶匙、執壺等器具一應俱全,整齊地放置在茶臺上,整個茶席古樸典雅,幾名身穿漢服的學生正凝神靜氣點茶。不大的茶臺,吸引了數十名市民駐足圍觀。
“點茶,攪拌是關鍵?!睏钚裾f著,只見一位女學生在黑色的建盞中,輕輕注入少量沸水沖點盞中的茶末調膏,然后用茶匙或茶筅攪動。漸漸地,茶盞里的乳白色茶越來越濃稠,通過反復五六次擊拂,茶膏與水充分交融,形成粥面,漂浮著一層綿密的薄雪般的泡沫。
“這層泡沫也叫沫薄,可以品嘗。在宋徽宗的《大觀茶論》中,也用‘香、甘、潤、滑’四個字來形容茶的味道……”楊旭邊說邊向記者遞來一碗茶湯。
湊近輕聞,茶呈奶香乳狀。輕抿一口,茶清香四溢,縈繞口齒間,一種與傳統茶湯不同的味覺與觸覺的體驗。飲茶者仿佛一夢千年,萬里江山依舊在,舊時庭院已成空,思緒隨茶香而放飛……
“喝茶有這么多講究啊,為什么與現在的喝茶方式不同呢?”現場,幾名茶文化愛好者接連拋出問題。一番了解才知道,唐宋時人們喝的是團茶餅,與現在傳統沖泡散茶的方式不同,因此,人們在點茶之前,會將團餅茶先烤至松軟,再進行下一步處理。
“點茶的步驟很多,焚香盡心、文烹龍團、臼碎圓月等,龍團指的是宋代閩北時的重要貢茶,而古代茶餅一般為圓形,因此也被雅稱為‘圓月’。點茶時,還需要配套的專業器具,十分講究?!睏钚裰钢枧_上擺放的這套精致的黑釉盞茶說,“眼前的這套黑色的茶具價值上千元,是嚴格按照宋朝時古人點茶器具要求制作而成,專供給學生練習使用?!?/p>
學習點茶 感受古人茶技
看了一整套點茶流程,有人發問了:如何才能“點”出一杯好茶呢?
據楊旭介紹,宋朝“點茶”文化技術含量高、樂趣頗豐,擁有烤茶、研茶、煮水、注水、擊拂等繁復工序?!洞笥^茶論》中記載:點茶有七湯,湯瓶注水,茶筅擊拂,茶湯逐漸形成“疏星皎月”“珠璣磊落”“粟文蟹眼”“輕云漸生”“浚靄凝雪”“乳點勃然”,最后“乳霧洶涌,溢盞而起”,形成美麗的沫餑,盡顯茶湯之美,自然而然卻又美輪美奐,后人稱之為“七湯”點茶法。
“調膏時,用茶匙取出一勺半的茶粉,注入沸水,像調芝麻醬一樣攪拌成黏稠狀,形成膠狀物,顆粒需全部溶解,讓茶粉和水充分融合?!睏钚褚贿吔榻B,一邊親自演示點茶的技巧,整個過程行如流水,“注水時要沿著盞壁邊緣環行注水,手法穩、準,不可觸到茶盞。攪動茶膏時,手腕部要放松,以茶盞為中心,旋轉起來……”
根據歷史典籍記載,“點茶”有諸多技巧,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單在注水擊拂這一短暫的過程,就細致分成七個步驟?!氨M管每個步驟短暫,但點茶人卻能從中得到不同層次的感官體驗,感受到點茶時,那細膩而極致的感官體驗和藝術審美?!睏钚裾f。
此外,點茶中的一項重要技藝叫“茶百戲”,又被稱為湯戲或茶戲,就是將開水注入茶碗,用泡沫使茶湯紋脈形成物象,表現字畫的獨特藝術形式,適用于表現中國字畫,古人又稱之為水丹青。
學生向過往市民送上剛“出爐”的茶湯
巧借非遺 茶香浸潤海島
“點茶”文化傳入嵐島,離不開楊旭的努力。
楊旭來自一座充滿茶香和茶文化的城市——武夷山市,從小對茶文化耳濡目染,而宋代茶文化和審美方式也深深吸引了她。平時講授專業課之余,她鉆研茶道、宣揚茶文化,一路探求中,“點茶”這項古人特殊的飲茶方式進入了楊旭的視野。
據介紹,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和利用茶的國家,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的飲茶史經歷過三個階段,唐朝是煮茶,宋代是點茶,明清以后才是現在大眾所熟悉的泡茶。
楊旭告訴記者,點茶在宋代最為興盛,至今已有近千年。在南宋,無論是大雅之堂,還是民間的街坊小巷,任何身份的人都以點茶為生活閑趣。更多時候,還會以頗具趣味的“斗茶”來增進與友人之間的交流。點茶與插花、焚香、掛畫并稱為宋代文人“四般雅事”。而后在明太祖朱元璋下達了將茶葉“廢團改散”的詔令下,點茶逐漸消亡。清朝時,人們習慣了開水沖泡散茶的飲茶方式。此后,歷史上雖有文人習玩點茶,但并不占據主導地位。
近年來,杭州、武夷山等地市大力傳承弘揚“宋代點茶”技藝和文化,并將其申報為非遺項目,培養了一批熱衷保護傳承“宋代點茶”的非遺傳承人和追隨者。
調膏、注水、擊拂……通過研習古籍及走訪的方式,楊旭大致還原出了宋代點茶的基本樣式和工序,她把這項技藝帶到課堂中,圈粉不少學生。
2021級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林麗玲接觸“宋代點茶”短短一學期,已成為“宋代點茶”文化的忠實粉絲。她告訴記者,現在有二十余位身邊的朋友愛上這項茶道,他們十分熱衷于身穿傳統漢服,向市民展示“點茶”技藝。
“走進‘宋代點茶’的世界,感受到古人高雅的生活美學和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也在傳承中陶冶了生活情操,希望未來有機會在平潭的各個景區、公園、社區鄉村里表演,讓更多人愛上‘宋代點茶’?!绷蛀惲嵴f。
楊旭坦言,“宋代點茶”是中華茶史上的高峰,它與百姓生活、民風民俗密不可分,是體現璀璨中華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古代從帝王將相到平民百姓,他們都喜愛茶文化,點茶、斗茶,充滿樂趣?!叭缃?,平潭大力發展國際旅游島,我們可以借由‘宋代點茶’的風氣和熱潮,讓更多人來嵐感受這一傳統,愛上海島的慢生活?!睏钚裾f。
新聞鏈接:https://ptsb.pingtan.gov.cn/2022/20220527/20220527_L01/20220527_L01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