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養新時代工匠的“大思政”格局構建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吳品云 時間:2022-05-25
作為福建省首批“三全育人”試點高校,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育“傳承紅色基因、掌握信息技術、服務本土經濟”的新時代工匠為目標,創新建立高職院?!按笏颊苯逃龣C制,明確了“紅藍黃”三原色“大思政”育人功能,創設了高職院?!按笏颊苯逃脚_,有力推進了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取得了顯著成效。
強化組織領導,創建高職院校大思政教育機制
學校黨委把建設“三全育人”試點高校作為培養新時代工匠的重要抓手,創新建立“大思政”教育機制,印發《“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方案》,將“十大育人”體系細化為包括48項具體任務的施工圖,并與學?!半p高計劃”建設、“十四五”規劃等統一謀劃、統一推進;推動育人與課堂教學、團學活動等全方位融合,構建“共學、共思、共踐、共悟”思政大課堂,形成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的育人格局;將育人要素融入各崗位職責和要求,納入各級黨組織抓黨建述職范疇,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評價體系,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全員協同參與的組織保障體系和統籌協調體制、縱深推進機制。
突出育人導向,創新“紅藍黃”大思政育人功能
學校黨委將“工匠精神”融入“三全育人”工作,構筑以“匠心點燃匠心”為特征的“三全育人”工作體系,探索發揮“紅藍黃”三原色育人功能。紅色即黨旗紅,哺育工匠品德信念的“紅色鑄魂”功能,助力學生賡續紅色血脈、堅定理想信念;藍色即信息藍,培育工匠擔當作為的“藍色賦能”功能,鍛造學生的過硬本領,提升學生的科技報國能力;黃色即黃土地,孕育工匠價值追求的“黃色筑夢”功能,引導學生扎根中國大地、踐行“我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的為民情懷?!凹t藍黃”經驗推動完成了教師大整合、教材大融合、教法大綜合,實現了思政元素的有效整合、深度融合、協同耦合,為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新時代工匠提供了整體性解決方案。
注重特色打造,創立高職院校大思政教育平臺
學校黨委將辦學特色和育人特色與“三全育人”工作有機結合,創設“大思政”教育工作平臺,實現各平臺工作協同協作、同向同行、互聯互通。在福建省高職院校中率先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創設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福建省課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三大思政教育平臺,打造了黨委講師團、星火宣講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社三大思政隊伍品牌,馬克思主義講壇、文化藝術節、百項技能大賽三大思政活動品牌,“學習強國號”“官微矩陣”“網絡教育名師工作室”三大網絡育人品牌,推動了新時代福建高職院校思政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做實“三全育人”,書寫人才培養新篇章
(一)體系構建有成效,提升職教育人應用成效
近年來,學校優秀畢業生陳東生、涂百仲參加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學生獲省高?!耙弧R’當先”競賽團體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個人一等獎、二等獎共7人次;學校連續獲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學生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數在全國高職學科競賽評估中位列全省之首、全國前列;教師獲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教師獎”、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勞模工作室、福建省“五一先鋒號”等榮譽,助力學校獲評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省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第二屆省級文明校園,并通過福建省首批“三全育人”試點高校驗收。
(二)項目建設出成果,提升職教品牌推廣價值
學校是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聯盟理事單位、福建省聯絡單位,是福建省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聯盟理事長單位、福建省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福建省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工作室。1個國家示范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1個福建省思政課教學科研團隊擇優支持計劃培育項目結項,3個項目入選福建省“講好中國故事·上好思政課程”創優攻堅行動,6個項目入選福建省“三個百堂”高校思政課精品課項目?!凹せ钪黧w性、培育新工匠——高職思政‘共學、共思、共踐、共悟’大課堂創新實踐”獲2021年度福建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三)示范引領有作為,提升職教工作影響力
在基于“三全育人”的“1+N”導師制推動下,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學院獲評第二批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黨建工作案例在省屬公辦高職院校作交流,20多所省內外高校來校交流;“三并”特色資助工作體系和大思政協同育人成果獲中國教育報等媒體關注,鄭路珠、劉穎獲評第三屆、第四屆“福建省勵志先鋒”;各級各類主流媒體宣傳報道每年在120篇以上,學校在“學習強國”平臺上發布成果相關新聞近1000篇,閱讀量達千萬,在全國產生了積極的示范輻射效應。